痛失良朋 – 陳健彬

周凡夫先生是我的好朋友, 是香港话劇團的好知音, 是香港樂壇的活字典, 是跨媒界的重量級藝評人。他於踏入古稀之次年而離世的消息來得太突然, 實在令我輩難以接受, 業界的損失更是難以彌補。 我任職香港話劇團期間, 與周凡夫過從甚密, 他是劇團製作演出的常客, 也曾隨劇團巡迴美加, 協助越洋電話報導演出的盛况及出訪活動的花絮, 事後撰寫總結巡演文章, 其工作態度之認真, 令我非常欽佩。昔日美好的同遊交往, 印象深刻而難忘。 近兩年因社會動亂及疫情肆虐, 我們雖疏於見面, 但無阻彼此之間的綫上溝通、討論和互勉, 我也因而加深了對他的了解, 認同他的豁達處世觀點和愛國政治理念。他的學識廣博, 雄辯滔滔,他思辯慎密,一語中的。我喜歡他常面帶笑容的侃侃而談, 言論處處顯現高度的智慧。他洞察國情, 他放眼世界, 他愛護香港, 他相信美好的明天。 如今智者已逝, 我懷着極度不捨和哀痛的心情悼念這位良朋亡友, 願他在天國永享福樂! 我會永遠懷念他。 香港話劇團名譽顧問陳健彬

懷念周凡夫先生 – 何嘉坤

周凡夫先生是我一位認識非常已久的老朋友,我們曾經有過不少愉快的聚餐,當中與香港中樂團行政總監錢敏華博士的相聚較多。每次閒談之間,周先生那獨到的觀察及有趣的見解往往令人為之振奮;他對於藝術的熱誠和魄力,對於身邊所有事情的好奇心每每令人佩服;他的生活態度,以及人生哲學更是深深地打動到我。 他既是我的一位知心好友,更是我在藝術工作上的啟蒙。與周先生的首次碰面是在新加坡,當時我還在新加坡交響樂團工作。有次,他到訪我們的樂團時,充分展現出他對樂團歷史的瞭如指掌,更與期時的樂團音樂總監朱暉十分稔熟,他們之間的互動交流令我眼界大開,周先生分享對樂團的感受和看法時,也無不令我為之讚嘆。 我在香港藝術節工作期間,他的人生閱歷、藝術知識和人脈關係上都讓我獲益良多。藝術節即將邁向第五十個年頭,他毫不猶豫便答應為我們書寫一篇回顧文章,這種親切誠懇又樂於助人的性格使我非常感動。 當我收到周先生離世的消息時,當下心情極度難過及悲痛。在我心中,他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想法層出不窮而且創意無限,更是個珍貴的知識寶庫。 周先生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會永遠與我們常在。 再見吧!我的好友周凡夫,我會永遠懷念你我之間的相知相遇。 願你安息,並願你的家人及你珍重的人得到安慰。 Tisa 何嘉坤 致意

懷念周卓豪弟兄 – 趙志超夫婦

認識周卓豪弟兄已經超過二十年了。 感恩沙田家聚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台和周弟兄深入交往。我們在家聚一同查經,一同分享,互相代禱 ,彼此關懷,猶如家人, 十分懷念和他一起的日子。  他給我們的感覺是熱誠愛主,有才氣, 精力充沛 ,平易近人,善於溝通。 說話時中氣十足,字字鏗鏘,條理分明。他見識廣博,永遠有講不完的話題,令人十分佩服。 他熱心事奉, 即使工作忙碌,經常到外地公幹,但回港的時候總是精力充沛地參與事奉 ,亦不忘參加教會聚會 ,與教會弟兄姊妹一起研習聖經,分享和溝通。 周弟兄愛主愛人,關心朋友,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深愛妻子,疼愛子女,在地上作了美好的見證。                   趙志超夫婦敬輓

懷念周生 – 何長鴻

由當年參加了 ‘為食飯局’ 認識周生、周太、周小姐,大家同區居住,每年農曆大年初一凌晨,都會到周家小聚,同時享用周太出品的美味蘿蔔糕芋頭糕,轉眼廿多年。 知道古典音樂上周生是專家,當年一次行山中,小弟問了一個音樂上的小問題,開啟了周生的音樂寶庫,資料源源不絕全程講解,為該次行山之旅增加不少樂趣。 周生文筆流暢,著作不少,近年留意他的社交平台,見到每次他的步行鍛練時間,創作靈感不斷,在拍下美景同時更配上自創詩句,真的讓小弟拜服。 今天就由QTAA送給您 青山路上念凡夫笑語豪邁不在乎落霞送君走千里輕留憶記再遠赴 何長鴻 Trevor Ho、張靜梅 Quidde Cheung、Audrey Ho、Adrian Ho (QTAA)

追思周凡夫先生 – 鄭濟民, 陳傳音

周凡夫先生突然不辭而别,駕鹤仙去了。 噩耗傳來,簡直令我們難以置信! 我們夫婦俩在香港工作生活近二十年,周生是我們音樂上的伯乐與知音。 我自1979年辭去福建音專教職移居香港,加入中樂團,開始與周生見面接触,彼此瞭解。常拜讀他在多份報章上的樂評文章,及電台的專題節目。但凡我們舉辦的音樂演出,他幾乎無一推脱,於第一時間寫出言之有物的宣傳介绍;並於音樂會後在報章發表一針見血的樂評文章。 記得1983年春,傳音剛從南京來港不久,首次在壽臣藝術中心登台演出,周生聼完音樂會,不吝贊賞之詞,在《星島晚報》評陳傳音的演出“有如一道光芒那樣令人瞩目”。其後,又譽其為“傳音古筝,温潤雍容,更有大家風範”。令當年年青的音樂人精神振奮,鋭意攀登兿術高峰。 又如:1988年7月,我應中國音協及中央樂團邀請赴北京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獲得成功,甫返港,周生即约我到香港電台作專訪,並在各大報章撰文,點題為“首位獲中國音協邀請在北京音樂廳開獨奏會的海外中樂演奏家”,為香港人叫好!1992年,我獲“香港藝術家年奨”後,他又多次约見我作專訪,寫下《鄭濟民突破笛子演奏家的成就》等多篇文章,並協助我在香港大會堂舉辦獲奨音樂會,给予我極大鼓勵與鞭策。記得1987年開始,我俩聨合舉辦音樂會,周生為音樂會題名為《筝笛和鳴音樂會》,此後,我俩每年均定期舉辦《筝笛和鳴音樂會》。直至1996年底我們一家移居温哥華,九七年首次在加拿大继续舉辦“筝笛和鳴音樂會”,周生又專門“爲【筝笛和鳴】十周年音樂會誌慶而寫”了一篇《音樂美善之力在他們身上彰顯出來》的序言作賀(見圖)……。 是音樂的紐带把周生伉儷與我們聨繫在一起,直至近年我在大陸杭州設立工作室,周生仍與我保持聯繫,撰寫樂評;并多次聯络中樂團總監及舊友到訪探望相聚。長達四十多年的君子之交,難能可貴!難以忘懷! 周生為人正直,公私分明。對朋友真心,開誠佈公,以禮相待。他多次勸我:“在不同時期,做不同的事情”,促使我們在香港事業高峰時激流勇退,到加拿大開展嶄新一頁。 周生作為一位職業與專業的兿術評論家,文風犀利,實事求是,嚴於考究,視野廣闊,立論高遠。並能根據被訪對象的不同特點作出恰如其分丶一言中的之評論。同時,他又是一位無冕的音樂文化界“監察長”,爲促使香港文化界健康發展,不計個人得失,對一些樂壇不良之風,毫不留情,嚴加批斥,加以约束與纠正。… 周凡夫先生的逝世,令我們痛失一位人生知音益友!同時亦是中港台音樂評論界難以彌补的重大損失! 但愿周生一路走好!祈望他在天上继續享受美樂! “筝笛和鳴”:鄭濟民 & 陳傳音 追懷 2021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