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的貴人》系列 149 周凡夫 – 黃輔棠

與凡夫兄相交,要追溯到1978年。那年我有事從紐約回香港,吳節皋先生邀我聽歌劇《甜姑》。我寫了一篇樂評,投稿給某報,凡夫兄是該報音樂版編輯,由他審稿發表。我們四十年的友情,就從那時候開始。

1992年12月6日,崔玉磐先生指揮《神鵰俠侶交響樂》在台北社教館首演,凡夫兄專程從香港來出席音樂會。事後,他在多家香港報紙發表長篇樂評,高度肯定《神交》。摘錄其中一段(刊載於1992年12月12日明報):

黃輔棠巧妙地採用了四個主導動機,代表在樂曲中出現的四個人物,隨著各段音樂的內容和意境,而加以不同形態發展;在大、小調外,很多地方用了表達力豐富的八聲或九聲商調和徵調,全曲具有起承轉合結構,且有燦爛色彩的管弦樂效果,手法流暢成熟,內容深刻動人,即使未看過小說《神鵰俠侶》的聽眾,亦會被那種帶有華格納式的豐富迷人管弦樂色彩吸引……,未知這部難能可貴的大型管弦樂作品,何時才有機會在本港演出呢?

1996年11月30日香港小交響樂團在香港演出《神交》,2008年12月21日香港新聲國樂團在香港演出《神交》國樂版四個樂章,都肯定跟凡夫兄這大哉一問有關。因為兩位主事者余漢翁和邱少彬,都是凡夫兄的極好朋友。我與少彬兄曾有過這樣一段對話。我問他:「你從未聽過《神交》,怎麼那麼大膽,就敢決定演出?」他答道:「多年前我看過周凡夫的樂評,我相信他說的話不會離譜。」

2012年3月30日,我首次自已指揮《神交》演出,合作樂團是深圳交響樂團。凡夫兄又出席音樂會並寫了樂評(刊登於2012年 4月18日香港大公報):

他這部大型作品二十八年來不斷修改。這個鍥而不捨、追求完美的過程,筆者不僅知之甚詳,且聽過該曲一九九二年在台北由崔玉盤指揮青年音樂家管弦樂團的首演,和一九九六年葉聰指揮香港小交響樂團在香港大會堂的香港首演。阿鏜這種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較不少專業作曲家更專業!

第三樂章「俠之大者」樂曲開始即以長號奏出宏大的主題,繼後六個長大的變奏,採用了不同的對位配器,分別刻畫出長輩慈訓、統帥發令、雄獅怒吼、師友切磋、千軍萬馬等不同場面。法國號加上小號的強烈主題變奏、木管的柔情旋律,還有大提琴伴隨著豎琴獨奏演繹對答式思念性的音樂,天衣無縫。最後銅管奏出較開始時更為宏大寬廣的主題,全曲展現氣派之大,感情之闊之厚,確是中國音樂中少見。 

凡夫兄不但為我寫過很多樂評,而且極力幫助我拓展音樂界的人脈。澳門青年交響樂團創辦人許建華,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MYO)創辦人何國偉,香港雨果唱片公司老闆易有伍,香港信報專欄作者梁寶耳等,都是他介紹給我認識的。我後來有機會多次去澳門青交開大師班和帶排練,有機會去意大利當MYO的隨團小提琴導師,與雨果合作出版薛偉演奏的《鄉夢》及張倩演唱的兩款古今詩詞歌《兩情若是久長時》和《為伊消得人憔悴》CD,皆是拜凡夫兄所賜。

黃輔棠